曹曼:沼气资源分布与产业化发展
(2)当众指斥,制造舆论,挑起道德审判。
死者家属立即四处通知亲戚来参加葬礼,死者的孙女婿岩某无证驾驶没有落户的摩托到距离曼村约20公里的勐混通知亲戚,由于公路上有交警检查有关行车证件,岩某即绕道而行,路经短村时被短村村民拦住,要对其进行罚款,数额为12元人民币。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来讲,不是如何去消除法律间(国家法律与地方性规范、地方性规范与地方性规范之间)的差别,而是如何处理差别的问题——因为二者都是可以改变的,也是可以沟通的。
从此,这位80多岁的老人过上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孤苦生活。只有理解冲突的根源——特定知识型支配下的分类体系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才可能通过改变地方性规范的分类观念或找到弥补这类分类观念不足的途径从而解决这类问题。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文化、心理等等的独特性,导致了人们的分类观念的不同,因此,这个世界到处都存在着不同的法律意识,法律以地方性知识的姿态存在并运作着——因为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曼村、花腰傣、彝族社会存在着,人们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曼村、花腰傣、彝族社区中。但是,粗心的王麻子买好菜回到家才发现烧汤的锅坏了,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出门买一口新锅。但是更有利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不是对族文化的整体否定,而仅仅是发现其文化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而已。
再如,你叫一个人做父亲,不仅意味着父亲是你生命的一个根源,还意味着你应该对父亲孝顺、恭敬,在你年幼时你可以向他伸手要学费,在你伤心时可以向父亲诉说,当他年老后,你应该赡养、服侍好他,还有,你不能叫他的名字,而只能叫他爸爸或父亲——假如你生活的社会不允许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原编者注】本文作者王启梁,云南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0]菲韦格丝毫未意识到本段中隐含的占有的接续主题:债权人本是让债务人自己占有质物的,如果他将质物抵押给第三人,债务人的占有就被剥夺了,导致时效中断。
[41] 但菲韦格可悲地陷入了矛盾。除非是盲目拜倒在德国学术的崇高性脚下的人,得不出这样的解释。本段采用了差异的地方。在国内菲韦格的追随者很多,他们宣扬菲韦格的论题学方法导致了真正的地方论方法被掩盖,对此需要正本清源。
这是一个不见于西塞罗的《地方论》但见于昆体良的《演说术阶梯》中的地方。除此头段之外,其余6段内容如下。
在结束本文之际,笔者也奉献两点对菲韦格的批评:其一,言地方论者多有自己的地方体系,例如佩雷尔曼,菲韦格言地方论而无自己的地方体系,是一个光杆司令。[1]2010年,她出版了英文著作《当盖尤斯遇上西塞罗:学派争议中的法律与修辞学》( Gaius Meets Cicero: Law and Rhetoric in the SchoolControversies),创造性地用西塞罗的地方论[2]解释了盖尤斯《法学阶梯》中记录的21个学派争议的基础。但普罗库鲁斯学派认为,超过规定价金的购买在规定价金的范围内有效。关于地方论的详细介绍,参见[古罗马]西塞罗:《地方论》,徐国栋译,《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号合卷。
佃户在取得对标的物的民事占有前对之并无自然占有,但他们通过合法程序取得了同一个标的物,因此他们也未自行改变占有原因,所以也能完成取得时效。确实,依托德国学术的崇高,菲韦格的这本小册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远胜于真正属于地方论练家子的比利时教授佩雷尔曼和吕西·奥尔布莱希特-提特卡的作品《论论证—新修辞学》(Traite de 1' argumentation - la nouvelle rhetorique)。说吓走,乃因为武装人员的到达只是传言,而非现实。(19)在旧债上增加保证是否构成更新。
菲韦格(Theodor Viehweg)在其1953年出版的《地方论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一书中,也选择了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学说汇纂》中的7个彼此相连的法言揭示了它们所代表的Topica方法。150万塞斯特斯属于较大,50万塞斯特斯属于较小。
第三段继续讲占有的承接,涉及到第一占有人向第二占有人所为的占有让与。[14] (三)债法上的学派争议示例 盖尤斯《法学阶梯》3,161和优士丁尼《法学阶梯》3,26,8记载了超出委任的范围执行的委任是否对委任人有效的学派争议。
拉伦茨说,不能精确地指出菲韦格理解的法律地方论严格说来是什么,任何曾在法律讨论中扮演过一角的思想或看法,菲韦格似乎都将之视为一种地方。我国一些学者称之为论题学,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对照起来,同样在地方论领域博得大名的佩雷尔曼(Chaim Perelman)的生平信息要成倍地多。信托质包括与债权人的信托质、与朋友的信托(包含寄托和出借)质两种形式,适用同样的规则:缔结信托质时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交易结束后标的物的原所有人只能通过收回时效重获自己的物。相较而言,菲韦格的《地方论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不过是浮在水面的一片荷叶而已。而后,他转而在价值判断的框架内研究法和正义理论,于1945年出版了《论正义》一书。
第四段又脱离主线,使用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即时效中断的观点。[34] 那么,尤里安的方法应何以名之?菲韦格首先援引他人的看法,将尤里安的方法描述为决疑法或实践的方法,将阿尔恩德和路德维希的方法描述为体系的方法或理论的方法。
第五段讲因为错误占有在不同的人之间的承接及其对时效完成的影响。尽管如此他仍与奥特玛尔·巴尔维格(Ottmar Ballweg)一起,成为美因茨学派(也就是法律修辞学派)的代表人物。
民事占有是为占有人自己的占有,自然占有是为他人的占有。(2)构成作为要式移转的动物的标准。
看过前文介绍的雷森对学派争议的方法论分析的人都明白,西塞罗以降的地方论研究的是在一个三段论的范围内进行推理的技术,它是极为微观的,而菲韦格的所谓地方论考察的一篇文章甚至于一本书的格局,它是非常宏观的,不涉及到一个地方(哪怕是被罗马法学家运用得最多的类比与差异的地方),而且地方论与决疑法各有其起源,把两者扯到一起,没有一点胆魄不行,菲韦格敢于焊接两者,有一点胆魄,但又不敢明确将两者等同,他的胆魄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菲韦格于1907年出生于莱比锡,从1925年起先后进人路德维希-马克西米连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弗雷德里希-威廉大学学习法律,1934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5.假设我诚信占有你的某物,我又将此等物质押于你,你知道物是你的,我的取得时效中断,因为没有人会被认为会接受他自己的财产作为质物。所以,遗漏儿子的遗嘱并非自始无效。
(7)先取遗赠可否对家外人实施。Distributa,auctiora atque emendatiora, Tomus Tertius, ex officina fratr. Giachetti,1837 , p. 1222. [27]参见徐国栋:《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13]相反,萨宾学派采用了属和种的地方。首先来看菲韦格的同胞对他的批评。
次不客气的解释是菲韦格误将决疑法当作地方论。[35]这种说法是不错的,确实,尤里安的7个法言所由出的著作《学说汇纂》是一部决疑性的作品,这类作品是案例或问题的收集,[36]问题在于菲韦格将决疑法与地方论等同是否恰当。
对于以前恶信占有,后来以作为买受人、作为继承人的原因重新占有同一财产的人,规则同样。此案中的土地属于后者,所以不适用《普劳求斯法》和《优流斯法》,逃荒农民的时效取得有效。之所以只分析头3个,乃因为每个法言分析都需要不小的篇幅,为了节省篇幅,不分析全部法言,但分析这3个法言即足以揭示一种真正的地方论方法。时间的地方包括三种形态:在前、同时、在后。
决疑的前提是没有一般规则,凡事依个案而定,个案处理多了,有可能形成规则。例如比较的地方就是如此。
(20)作为受害人的家父对被损害投偿者是否不享有诉权。在地方论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对地方的理解众多,可大别为论据渊薮说、命题说、价值评价体系和思维公式说、记忆术说、符号说与方法论说等6说。
[44]比较的背景是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变其占有的原因的法律规则的适用。尤里安采用的是论文的写法,这种写法不追求如教材一样的宏大体系,但并非毫无体系地胡乱排列材料。